打好季度测评“组合拳” 测出营商环境“软实力”
陕西省宜川县建立“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季测评制度

来源:延安市发改委      更新时间:2024/9/4      浏览:

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开展以来,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坚持把问企所需、问企于策、解企所困、助企成长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号工程,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热点、痛点、难点问题,以“小切口”改革促治理、强服务、抓突破、求实效,创新推行“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季测评制度,并作为衡量群众满意度、市场评价度和企业感受度的“晴雨表”,持续加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深度融合,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一、“测”出干部作风,倒逼服务质量大提升。建立以企业获得感为导向的季度测评和考核管理制度,每季度组织县域企业召开测评大会,由企业当考官,背靠背对全县涉及营商环境的28个乡镇部门,服务企业四类人员进行现场测评,评价内容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聚焦单位,指向个人,重点评判办事效率高不高、服务态度好不好、工作作风实不实。营商环境突破年以来,累计举办测评大会6次,测评满意率达到96.8%。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测评精准性和实效性,更加客观、公平反映部门单位、服务企业“四类人员”服务质量、服务效能和工作作风,择优聘用第三方陕西宏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组织开展测评,动态调整测评内容、测评方式。同时,按照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测评结果与干部评先评优、推荐使用直接挂钩,倒逼干部作风转变,提升能力,真真正正为企业着想,当好企业的“金牌店小二”。

二、“测”出服务效率,倒逼便企利民大提升。大力推行“八办”服务,即应进必进“一厅办”、服务事项“规范办”、集中审批“一站办”、三免一降(免费复印资料、发放证照、刻制印章,降低企业开办房屋安全鉴定费)“免费办”、现场踏勘“提速办”、跨省通办“就近办”、一件事一次办“更好办”、三评一访“满意办”(企业评、群众评、窗口评,走访企业)。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组织入驻政务服务大厅的26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坐窗口”、以企业群众的身份“走流程”、以执法人员的身份“跟执法”,通过和企业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亲身体验企业和窗口的办事过程,找准群众最关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提升效能。梳理编制减税降费、金融信贷、社保就业、科技创新、要素保障等惠企利企政策5方面28项,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坚持流程重塑再造,围绕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获得信贷、办理纳税、获得水电气暖等环节,不断优化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社会投资工业、住宅和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等3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由原来的60个和80个工作日压减到50个和70个工作日,企业开办和注销实现“零材料、零见面、零成本”。税银智慧服务厅实行不打烊服务、云办税服务区实现在线办理,政务服务大厅扩容升级竣工投用,围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项目、服务产业“四服务”,优化大厅布局,设立项目服务、涉企服务、便民服务、公安服务、税务服务等五个服务专区,新增办事窗口19个、政务服务事项296项,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办理率达到98.7%,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率达到92%,分别提升16.7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拓展建立“周解忧+”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为群众解忧的办事效率、便利度和科学化水平。

三、“测”出公平市场,倒逼监管水平大提升。坚持以法治化和市场化思维为导向,强化公平公开监管,认真落实部门权责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和首违不罚制度规定,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建立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工作室,10名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轮流坐班,受理市场主体和群众来信来访、投诉举报、政策咨询等事项,使其真正成为环境优化的“监督员”、建言献策的“参谋员”、服务企业的“联络员”、宜川形象的“宣传员”。开通服务民营企业热线电话和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电话,设置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营商环境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举报箱,用足用好“陕企通”一站式服务平台。营商环境突破年以来,转办处理企业诉求问题11件,企业满意率100%。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破坏营商环境的各类问题,全县列入失信“黑名单”自然人94名,评选诚信“红名单”企业2家,全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测”出惠企强度,倒逼要素保障大提升。加大土地、劳动力、金融、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稳步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交地即交证”改革,探索推进“工业标准地”建设;放开常住人口落户限制,实行“实际工作+实际居住”落户政策;完善企业挂牌“绿色通道”服务机制,成功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科创板挂牌企业1家;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服务站”四方共建模式,充分发挥“银税互动”机制,创新推出“集团e贷”“资产e贷”“抵押e贷”“首户e贷”“科创贷”等信贷产品;积极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平台,工业园区被纳入秦创原总窗口地市协同创新基地;严格落实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周解扣”例会机制和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例会制度,建立健全“会前协调+现场踏勘+有解思维工作机制”和“会议议定事项落实情况反馈报告机制”,打通堵点,破除难点,市场活力持续增强。营商环境突破年以来,全县新增市场主体2140户,新注册企业348户,分别增长11.17%,9.43%,其中外来企业注册落地100户,增长3.09%。

五、“测”出清廉勤政,倒逼亲清政商关系大提升。落实28名县级领导干部包抓159家重点企业,“五上企业”、重点项目挂牌服务实现全覆盖。政府“买单”,组织187名民营企业家赴浙江大学开展“学用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企业家敢闯、敢干、敢拼的创业能力和实践水平。常态化开展服务大回访、大走访、大下访活动,真诚倾听各类企业对整改成效的评价,对干部作风转变的评价,对服务成效改进的评价,及时听取他们不同的意见建议,融合“融救助”服务改革、城乡一体集团化办学改革、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改革等措施,及时帮助企业家及企业职工解决子女上学、就医、住房等民生问题,真心实意让他们感受“宜川温度”。对于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坚决严查重办,营商环境突破年以来,查处营商环境领域问题19件1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1人,组织处理5人,发挥了教育震慑作用,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守住底线,规范用权,靠前服务,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清”上加“亲”,营造了“清清白白”交往,“清清爽爽”办事的政商关系。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宜川县打破以往营商环境评价模式,通过季度测评,反映干部作风,传导工作压力,把脉企业需求,把“不满意”整改作为刚性任务,站在“企业侧”和“群众侧”,纵深推进管理创新、改革创新和服务创新,群众满意度、市场评价度和企业感受度大幅提升,打造了“宜川宜业、宜川宜商”的营商口碑。一是“店小二”意识更加强烈。通过强化测评结果运用,不满意票数大幅锐减,各行业单位持续加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措施创新,四类服务人员在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方式等方面比先进、争一流,营造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二是市场主体信心更加提振。“加油减负”、绿色通道、要素保障、公平市场等一批真金白银的便民利企政策落地见效,在宜企业家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国企干得放心、民企闯得省心、外企投的安心,极大提升了“投资宜川就是投资未来”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三是机制保障更加完善。“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成为营商环境的主旋律。系统性制度机制保障了各项工作抓到底,困难问题管到底、要素保障兜到底,变企业找为上门送,打通了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

(胡兵,单位:延安市发改委)

热门文章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17727

邮箱:ccysjc@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大地街1号院

邮编:1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