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促进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1月18日
促进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坚持精准施策、主动服务,不断创优营商环境、提振发展信心、优化要素供给、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一、加强分类指导,推动中小微企业聚能升级
1.分类实施中小微企业培育计划。实施中小微企业三年滚动培育计划,结合项目投资、企业应税营业收入、企业资质培育等情况,市、县分别完善“四上企业”培育计划,重点培育一批有望当年升规纳限的中小企业、扶持一批有望次年升规纳限的中小企业、关注一批有望第三年升规纳限的成长型小微企业,每年对三类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整,强化要素保障和包联指导,帮助企业入库纳统、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以下各项工作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2.推动工业企业上规升级。加大项目建设服务力度,督促项目单位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尽早建成投产。动态优化调整培育计划,以上半年竣工投产新建项目、上半年应税营业收入800万元以上的小微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下创新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实施工业中小微企业升级三年滚动培育计划,进行动态跟踪和靶向培育,指导和帮助企业上规升级,每年新增一批规上工业企业。(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税务局)
3.推动建筑业企业提质升级。制定建筑业中小微企业升级三年滚动培育计划,持续做好企业资质申报指导,支持企业“二升一”“一升特”,每年新增一批上规模的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培育发展一批在智能建造、绿色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等细分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具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生产施工能力的优质企业。全力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加快出台推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政策措施。(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
4.推动批零和住餐业企业上限升级。加强部门信息互通,以上半年应税销售额(营业)额达到一定标准(批发业超800万元、零售业超200万元、住宿餐饮业超90万元)的中小微企业为重点,实施批零住餐业中小微企业升级三年滚动培育计划。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指导,重点做实月度入库工作,每年新增一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单位。(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
5.推动服务业企业增收升级。全面梳理市场主体,制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大“外引内育”,深化“一企一策”,积极招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软件信息、科技商事服务、人力资源、会展赛事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旅游、民生服务等九大服务业企业。实施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升级三年滚动培育计划,扎实做好存量企业培育,推动服务业企业增收上规模,每年新增一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文旅体局等)
二、加强梯度培育,推动中小微企业加快成长
6.加快科技企业培育。健全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持续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两清零一提升”行动,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科技企业培育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调整资金支出方向,聚焦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7.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扩面要求,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分类开展企业培训和诊断咨询,引导中小微企业评价认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一、二、三产中小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小巨人”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支持重点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旅体局)
三、加强科技赋能,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
8.实施数字化转型赋能行动。落实《阜阳市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加快推进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建设。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诊断活动,强化“诊改联动”,推广一批“小轻快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数字化诊断、软件服务包推广应用、设备更新等方面,对“四上企业”培育企业给予重点支持。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一批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9.实施科技成果赋智行动。加强与大院大所产学研合作,鼓励引导龙头企业牵头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攻关。推动企业高端人才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工程,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促进中小微企业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充分利用专利预审政策和专利优先审查政策,积极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在申请发明专利时通过预审和优先审查渠道获得快速授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
10.实施质量标准品牌赋值行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建设,推广运用皖美质量在线数字化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线上“一站式”质量技术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鼓励企业主导产品申请并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品认证,鼓励企业争创政府质量奖和皖美品牌。持续开展标准化强基惠企专项行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支持企业开发应用先进制造工艺,大力培育安徽工业精品和阜阳工业精品。(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
四、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11.强化金融服务。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资源保障,做好指导督促和监测分析,细化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各项任务。县(市、区)级建立协调机制和工作专班,组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园区、社区、乡村,摸排企业情况和融资需求,形成“推荐清单”及时推送给辖区内的银行机构,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过程中的堵点卡点问题。(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阜阳金融监管分局、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成员单位)
12.优化小微金融服务。指导各银行机构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负责调动全行资源,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督促指导,协调解决分支机构遇到的困难,发挥基层机构敢贷、愿贷积极性,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促进信贷资源直达基层。督促各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推荐清单”内的贷款需求,在收齐企业申请材料30日内作出是否授信的决定、做到“应贷尽贷”,适当下放审批权限、做到“能贷快贷”。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主办银行机构应及时向工作专班反馈具体问题,相关单位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做好辅导跟进。(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阜阳金融监管分局、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成员单位)
五、加强园区建设,推动中小微企业集聚
13.提升园区功能。持续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配套设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指导各省级开发园区提升专业化运营水平,构建“园区+服务团队+共性普惠服务+个性精准服务”模式,为园区内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服务和精确服务。充分发挥园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主战场作用,探索将企业培育工作成效作为园区平台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因素。(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
14.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以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为引领,构建“龙头+配套”产业生态圈,不断壮大主导产业。支持各地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以特色中小微企业集聚区为载体,发展特色细分行业,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加快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级各产业链专班)
六、加强环境优化,推动中小微企业提效
15.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实施“满意‘阜’务”十大行动。开展“小微你好吗”惠企行动,坚持市县联动、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问诊市场主体感受,帮助中小微企业破解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问题。深入实施“阜企出海”行动,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争份额。分产业分领域推进“百场万企”产业链供需和要素对接活动,持续帮助企业稳配套、拓融资、促转化。(责任单位:市营商办、市工信局、市工商联、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级各产业链专班等)
16.加快环境评估问题整改。对标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情况,围绕在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创新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细化分解落实工作任务,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及时制定实施整改措施,适时开展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工作。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及对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不断优化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直有关单位)
17.提升企业诉求办理质效。充分运用省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12345热线营商环境监督分线、企业家恳谈会、包保走访等企业问题反映渠道,落实“11710”问题办理机制,提升问题办理质效。完善建立部门定期协调会商机制,每季度梳理民营经济发展重大共性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原因,推动“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责任单位:市营商办)
七、加强政策保障,推动中小微企业提质
18.设立“四上企业”培育工作专班。加强“四上企业”培育发展情况统计监测分析,建立定期研判机制,加强统筹调度和日常沟通,定期掌握“四上企业”培育发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和产业培育中的困难问题。(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等)
19.强化产业人才支撑。扎实推进安徽高等研究院阜阳分院建设,促进高校资源与产业资源互动耦合。依托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等优质培训资源,持续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大力培养高水平工程领域技术技能人才。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新八级工”评聘试点备案,支持十大特色产业关联企业申请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开展“创业阜阳”活动,支持各类企业人才团队参加“创业阜阳训练营”“接您回家特训营”“周六创业课”等阶梯式培训,鼓励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
20.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入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强化清欠受理、分办、督办、调度、通报、考评等工作效能。强化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用足用好各级各类中小企业发展等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支持产业发展和市场主体升规纳限。(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