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来源:光明日报      更新时间:2025/1/2      浏览:

25亿欧元!140亿元!10亿欧元!40亿元……这些数字,有相同的主语——外企,连接相同的后缀——中国!

刚刚过去的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投资25亿欧元,用于拓展其位于安徽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宣布,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投资超140亿元,继续加速技术创新和重磅产品在中国落地;法国赛诺菲集团宣布投资约10亿欧元在北京新建生产基地,这是该跨国药企首次在国内布局生物制剂原料药生产,创造了其在华最大单笔投资纪录;诺和诺德宣布在天津投资约40亿元用于无菌制剂扩建项目……一笔笔真金白银,诠释着外企对中国经济投下的“信任票”。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苹果宣布扩大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实验室;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开工,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博世新能源汽车项目二期在江苏苏州开工……一个个工厂、一座座实验室,同样彰显出中国对外商投资的强大“磁吸力”。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一个增长的、创新的、更负责和包容的未来”“这里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还有完善的产业链、充满创新活力的人才,这些都给我们不断带来发展机遇”……一句句话语说出了欧莱雅集团、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等外企对中国市场前景的看好。

“正如工商界朋友所言,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2023年底,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中的这番话引发广泛共鸣。今天,外资企业积极布局中国市场的意愿已不断演进为可见可感的现实。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379家,同比增长8.9%;德国、新加坡、瑞士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0.9%、4.8%、4%。

下一个“中国”,何以还是中国?不妨以“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的形象比喻来解构。天下之水,莫大于海。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有超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与维护者;我国拥有超2亿人的技能劳动者,超过6000万人的高技能人才,人才优势明显。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五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

下一个“中国”,何以还是中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国经济这片大海始终奔涌不滞、澎湃不息。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的理念,吸引很多意欲优化布局、提质增效的外资企业欣欣然与中国市场“双向奔赴”。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3.4%、39.1%和19%。

下一个“中国”,何以还是中国?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先后设立22个自贸区、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打造开放发展的生动样板;多次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搭建进博会等国际经贸合作平台……近年来,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仅2024年,就有不少重磅举措“亮相”——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提出24条具体措施;《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出台,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商务部等六部门修订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从五方面降低外资投资门槛……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不只是决心,更是行动。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政策的不断“加力”,也将带来外资投资的不断“加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通过改革进一步释放发展潜能。须知,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雨无阻是心态。要继续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向世界展示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以及市场新机遇,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热门文章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53161

邮箱:ccysjc@163.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大地街1号院

邮编:100062